平博pinnacle12月28日,潍坊市博物馆即将迎来“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的盛大开幕。
潍坊象,从淹埋在地下长达20万年,到45年前被挖掘重现天日,再到2024年的岁末年尾,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其间经历了什么?
1979年3月的一天,27岁的昌潍地区艺术馆文物组文物干部孙敬明领到了一项新任务:到潍县望留公社(今属潍坊市潍城区),配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来的专家进行一项古生物化石的清理挖掘工作。
尽管刚参加工作第二年,但孙敬明并不缺乏考古经验,他在吉林大学就读时就曾到河北易县、内蒙古哲里木盟、黑龙江绥芬河等多地考古现场实习,但参加古生物考古却是头一遭。
原来,当年3月,昌潍地区遭遇春旱,潍县望留公社武家村的村民对村西路北的机井深挖取水。就在机井下落时,村民们挖到了疑似动物骨骼化石,遂第一时间报给了潍县文化馆文物干部杨传德。
“老杨当时临近退休,对文物工作还是一腔热血,他之前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村庄搞文物调查、普及文物知识。尤其是武家村北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当地老百姓也都有些文物意识,这才促成了这次挖掘。”孙敬明回忆说。
杨传德骑着自行车,从潍县文化馆出发,行进了几十里路,抵达了武家村。在初步勘查现场化石后,他逐级上报了相关情况。随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委派专家金昌柱及技工孙文书前来清理挖掘。
很快,机井北侧搭起简易窝棚,挖掘人员住在武家村,一场古生物化石的清理挖掘就这样开始了。此时,27岁的孙敬明也见到了比他大两岁的金昌柱。两个年轻人也因“潍坊象”就此结缘。
其间,金昌柱主持发掘采集了完整的头骨、左右门齿、近乎完整的下颌骨、一节胸椎、残破的肋骨、肩胛骨、肱骨、髋骨、股骨等珍贵化石部件。此外,武家村的考古现场及其附近还同时出土了包括披毛犀、原始牛、华北鼢鼠等哺乳动物化石,以及贾氏丽蚌、葛氏萝卜螺、缓行蜗牛、椎实螺等多种无脊椎动物化石。
根据挖掘出土的门齿、臼齿等化石,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金昌柱作出基本判断:这是一具极为古老且罕见的大象化石。该象化石体型巨大,仅门齿的最大长度就有3.05米,肋骨长1.27米。从象头骨的背面看,其最大横径竟有1.09米,比亚洲象的肱骨还要长0.3米。
后经详细考证,它生存于距今约10万年至2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代表了比南方象更为进步的猛犸象属晚期的一个新种类。因此,研究者以“潍坊象”来命名这个新种属。1983年7月,金昌柱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术期刊第21卷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山东潍县原齿象属一新种》的学术论文,正式向学界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猛犸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它们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
“这具大象化石属于猛犸象新种,潍坊是此类种属分布的最南端,个体高约4米多,重约数吨,也是此种形体最大者。我们发掘的是一18岁左右青年个体,此类通常寿命60多岁。金昌柱当时开玩笑说,潍坊当时的生态环境好,才让这头18岁的大象长得壮。”2024年12月24日上午,在潍坊市博物馆一间办公室内,72岁的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回忆说。
虽然已经过去了45年,孙敬明依然清晰地记得,挖掘现场麦田里几垄油菜长势正旺,整个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现场挖掘结束时,油菜已经开花。
现场挖掘结束后,按照古生物考古的流程,这些大象化石需要打包运回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更为严谨的科技检测与分析研究。“当时,把化石分类装箱,都按照要求运到了北京。”孙敬明说。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与同事们对潍坊象化石继续进行清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间,原属潍县的望留公社划潍坊市(今潍坊市潍城区)管辖。当时,潍坊市相关领导提出,“潍坊象”在潍坊出土,应该回到潍坊保管及展览。于是,杨传德、孙敬明又以参与者的身份,多次往返潍坊与北京之间,斡旋“潍坊象”化石回潍事宜。“‘潍坊象’还是回潍坊好,但就是愧对于金昌柱的付出。”孙敬明说。
经过一番斡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意割爱将“潍坊象”化石运回潍坊保管。“‘潍坊象’由当时的县级潍坊市博物馆存放于城隍庙文物库房保管。后来昌潍地区改市后,继续由潍坊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精心保管。”孙敬明说。
由于受当时条件局限等影响,“潍坊象”化石的修复还原工作并未及时开展。然而,时间流转至2023年,潍坊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收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潍坊市将重新启动“潍坊象”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工作。
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而“潍坊象”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新启动,正是这一重视态度的具体例证之一。
2023年11月28日,潍坊市博物馆举行了“潍坊象”化石学术研讨会,包括金昌柱在内的众多国内权威古生物学家以及参与发掘的专家齐聚潍坊,围绕中更新世晚期“潍坊象”化石出土区域、地理环境、物种属性、典型价值与架构复原、开发利用和社会文化意义等展开了广泛研讨,发表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意见建议,为做好“潍坊象”化石复原工作提供了科学、具体的参考依据平博。
金昌柱先生对潍坊象的复原展出极为关心,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时常亲临潍坊现场进行指导。前几天,孙敬明拿出珍藏八年的美酒——吉林大学1946至2016年70周年校庆纪念酒,设宴款待了老朋友金昌柱。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金昌柱就读的大学后来与吉林大学合并,因此二人又成了校友。“真是论学为友,以象结缘!”孙敬明说。
这两位因“潍坊象”相识的老朋友,再一次因“潍坊象”而相聚一堂,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1979年的那个场景:当时27岁的孙敬明与29岁的金昌柱,在武家村的挖掘现场忙碌着,热烈地探讨着每一个发现。
一年前的这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达成了共识:“潍坊象”是目前已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猛犸象,不仅代表了猛犸象的一个新种类,而且是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猛犸象种类。这一发现具有世界级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蕴含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潍坊市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黄金名片。
随之,“潍坊象”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工作步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平博,“潍坊象”化石的修复与展览工作需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复原团队致力于对“潍坊象”骨骼化石进行一系列专业处理,包括加固、翻模、复原及装架,并对化石本体实施精心修复与保护。同时,潍坊特邀国内权威的古生物策展团队为本次展览保驾护航,科学复原考古发掘场景和“潍坊象”昔日生活的壮丽景观,力求最大限度还原展现“潍坊象”庞大、雄壮的本来面貌和古代潍坊地区的生态环境。
随着布展工作的完成,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将于今年12月28日上午在潍坊市博物馆一楼大厅及腾云阁展厅震撼开展。潍坊象化石展将通过化石实物、复原模型、考古现场、多媒体展台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潍坊象的体型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
12月24日上午,孙敬明带着记者从潍坊市博物馆办公区域来到腾云阁展厅。进入展厅,孙敬明就在象头化石前仔细打量,扭头和记者说:“复原后这头大象身高4.83米、身长8.5米、胸宽2.2米,门齿长3.7米,是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当年出土的时候,象头是倒着的,现在摆正了。”
孙敬明也在多个场合呼吁对“潍坊象”的宣传。12月3日上午,潍坊市“城市精神”挖掘研究阐释工作座谈会上,孙敬明说,“大象是‘吉祥’,是祥瑞。在古生物学界,以潍坊而命名的大象是全世界是独一份的,它的个体大,年龄十八九岁,这个也是宣传潍坊城市精神很好的宣传载体。”
“潍坊象化石开展,是潍坊人民践行国家生物多样性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城市精神,建设更好潍坊的生动案例。我有幸亲历潍坊象发掘、回归、论证及展览的全过程,45年岁月荏苒,从风华正茂,到迟暮之秋,能够躬逢这一盛事,实乃三生有幸!”在孙敬明看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因与“祥”谐音,被赋予了吉祥、和谐、繁荣的美好寓意,承载着“太平有象”“万象更新”等深厚的文化寓意,与潍坊“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平博、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我们相信,随着“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的展出以及对“潍坊象”的持续挖掘研究,“潍坊象”这一文化名片将会真正鲜活起来。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张蓓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